021-53578800
suog@suog.cn

品牌与文化

秉承“忠诚、高效、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营服务的技术密集型卓越管理企业和著名品牌企业”为企业愿景,为满足合作伙伴的多元需求和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遗余力。

战疫“群英汇”|致敬每一位平凡的战疫英雄(五)

2022-06-30

《战疫“群英汇”》开栏语:

      今天推出战疫“群英汇”栏目最后一期内容,我们用这些被记录下的无声瞬间,来讲述城市运营“逆行者们”在上赛场方舱的战疫故事,铭记他们在无畏逆行、硬核战疫中的不平凡。

      “我来!”这是赵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4月中旬,接到上级支援建设运营上赛场方舱医院的召集令后,赵桢主动报名请战,在上赛场方舱医院建设现场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战疫时间。

      赵桢是方舱“外卖员”。每日凌晨便要起床为方舱病人以及工作人员准备早中晚餐;面对重活、累活,他“仗着”自己身高体壮,总是抢先一句“我来”,直接抡起膀子加油干,彰显了这个95后大男孩的积极乐观和勇于担当。

     赵桢还在方舱志愿期间过了一个难忘、特殊的生日,这也成了他“青春无悔、不负韶华”的光荣见证。

      在接到方舱志愿者招募的通知后,95后吴泽希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作为城市运营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吴泽希在上赛场方舱医院建设现场倾注全力,积极投入到方舱管理运维服务保障工作中,与队员们通力协作,抓赶时间,参与并完成了方舱医院六个区的病床标识张贴和整个方舱系统布置等任务,后续又加入物资运输保障组,负责完成夜间物资运输任务。期间,他因意外踩到钉子受了伤,但经过包扎消毒处理后,又即刻返岗继续坚持工作。

     4月17日当天下午14:00,郁聪伟抵达方舱建设现场后,便立刻投入工作直至次日凌晨5:30。而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他坚持了整整12天。

    上赛场方舱医院一共分为六个区,共1.4万个床位。郁聪伟的主要工作是给各个床位编号、贴标签、挂牌,他总计制作了挂牌约500个,贴标签约2000个、方舱外墙标记喷漆约20个,此外他还兼顾指挥部物资管理组的轮流夜班值班工作,主要负责物资分拣和配送发放,凌晨1点送物资是他的工作常态。

      4月8日凌晨,王小荃在接到隧道股份援建上赛场方舱医院的通知后,第一时间紧急协调各方资源,在短短3小时内组建起一支集技术管理、施工管理、设备保障、后勤保障等于一体的援建突击小队,并在次日一早奔赴方舱建设现场。

      而在方舱建设开始前,他已经早早入驻仙霞西路地道管控中心,承担着虹桥枢纽(北段)核心区高架、虹翟高架、北翟高架、嘉闵高架、S26入城段等大型市属交通设施的日常运营及管理工作。在接到援建任务后,他身肩重任,分兵布阵。无数次通话记录、来往商榷、循环沟通都记录着他竭尽所能为前线提供保障支撑的点点滴滴。

     他始终坚持“抗疫没有局外人,责任不分隔离区”的使命,坚守在抗疫一线。

      4月12日晚,徐志文在得知上赛场方舱医院建设需要志愿者时,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支援,从驻点基地连夜赶去,无缝衔接地投入了方舱建设工作。

      “动作快点,抓紧时间,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沙袋搬运完毕!”在支援现场,徐志文总是带着志愿团队成员们在风里雨里全力奋战,尽量缩短沙袋卸车、搬运时间,因为他知道,方舱建设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拼搏战,必须开启“加速度”,才能早点为病患筑起“安全线”。

     “大家都是真真正正为了加快战疫进度才站到这里的,既然我选择了,就得坚持,为上海战疫早日清零做出贡献!”

      4月12日19点,褚剑峰接到去上赛场方舱医院支援工作的任务后,连夜带领援建队伍赶到工地,经过28小时的连轴作业,将30000只防汛沙袋铺设到指定点位,赶在暴雨前完成了支援任务。随后,他再次带领工作人员赶到上赛场方舱医院,对A1-A4方舱里面床铺、隔断、地面进行整理、保洁,对方舱周围施工废料进行清理,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为方舱医院顺利开舱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孙华的孩子才两岁,但他舍小家、为大家,值守一线从未掉队。4月12日晚上,他带领G15嘉浏项目部19名养护工人奔赴上赛场方舱医院建设现场,揽下了为方舱堆放防汛沙袋的抢险任务。30000余只沙袋从打浦桥、陆家嘴、金山、嘉定等地驰援而来。为了提高效率,早点完成任务,他把工人分成两组,一组搬运,一组堆放,经过长达24小时的持续“战斗”,终于搭建完成了一道防汛屏障,把方舱牢牢地防护起来。事后,他说“以后可以给孩子做个榜样,爸爸也为建设方舱做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