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忠诚、高效、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以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营服务的技术密集型卓越管理企业和著名品牌企业”为企业愿景,为满足合作伙伴的多元需求和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遗余力。
2025-04-22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为展示隧道股份城市运营积极探索数实融合的有效路径,特别推出【城“数”直播间】专栏,为大家“直播”传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态进程与鲜活案例,从而进一步深植“五感”理念,做好“十四五”收官、谋划“十五五”蓝图。本期聚焦“低空经济”主题,为大家介绍城市运营通过持续研发攻关,将前沿技术转化为落地应用,为智慧城市注入新动能。
桥梁巡检 从“人眼”到“天眼”的跨越
以闵浦三桥为试点,城市运营研发全自动化无人机巡检系统,攻克弱信号区域定位、毫米级病害识别等难题。通过AI路径动态优化算法,无人机可自主完成高耸桥塔、斜拉索、桥梁底部等人工难以触及区域的巡检,结合智能图像识别与三维建模技术,精准捕捉毫米级裂缝病害,提升巡检效率,进一步完整充实桥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据基石,实现了全要素巡检。
弱信号区巡检
全要素巡检
城市更新 数字孪生驱动“焕新”加速度
城市运营积极拓展无人机扫描技术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应用,深入研究轨交桥梁、地铁基坑、高速公路桥梁以及道路边坡的三维重建以及数字资产管理,以倾斜摄影建模和AI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完成了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陈翔公路段、G15嘉金高速更新段、轨道交通13号线东延伸段等设施的三维重建,实现施工数据与模型的实时比对,精准定位支架尺寸、场地区域划分等参数,助力城市更新迈入“所见即所得”的智慧时代。
上海地铁13号线东延长段的高科中路高科中路站基坑建模
设施保障 低空视角守护生命线
在设施盲区巡检方面,城市运营深入研究跨绿化带、跨河以及跨线桥梁结构盲区的无人机巡检,以多源信息融合定位以及AI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完成了上海市郊环和外环盲区的梁体、支座以及桥墩结构的病害巡检,有效保证了桥梁结构安全,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管理,实现了更高效、更精准的运营方式。
绿化遮挡区域巡检
结语
标准始终与科技创新紧密互动、互为支撑。城市运营参与编制的《长大桥梁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规程》(DB33/T 310022-2024 )已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的无人机巡检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权威示范,更是助力推动行业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式。
在传统基础设施运维领域,高空、盲区、复杂环境的巡检一直是道难题。城市运营将持续以无人机为核心载体,结合“智城云巡”、InSAR等产品和技术,探索打造一套覆盖“空天地”的智能巡检体系,为城市安全筑起立体防线。